2)第099章:全新的制造方案_四合院之走出泥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来构成P型掺杂和N型掺杂。

  从元素周期表上看,硼最适合用做P型掺杂,载流子为空穴,磷最适合用作为N型掺杂,载流子为电子。

  只要我们找到合适的掺杂办法就可以在单晶硅片上我们设想的位子印刷上P型掺杂和N型掺杂,至于方法当然和印刷电路类似。

  先在单晶硅的表面覆盖一层保护膜,接着在保护膜上刻出需要掺杂的位置,然后进行掺杂。

  在第一次掺杂后,只需要清除掉保护膜我们就可以用同样的方法进行第二次掺杂,经过两次掺杂后单晶硅片上就有了PN和PNP两种结构。

  因为这些结构都在一块完整的单晶硅上改造来的,当然不会存在固定和连接的需求。”

  刚开始的时候黄坤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当他听完许国后面所说的后觉得还真有实现的可能。这事情啊,就经不住细想。细想之下,黄坤越想越激动。因为他在里面看到了一种全新的可能性。

  许国后面提的这个设想相对于他在纸面上写的那个,在可操作性上完全不在一个层次,虽然目前仍有难点,但这些难点在技术上都是可以克服的,无非是多实验其次罢了。

  掺杂的方式无非两种,要不高温(热)扩散,要不就离子注入,总之逃不过这两个方向。

  许国见他神情激动却不回应自己,就知道他应该明白自己后面说的这个方案具有技术可行性,当然真要实现必要的实验还是不可缺少的。

  “黄教授,你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黄坤没有回应,仍然陷入思索。

  “黄教授,你觉得这个方案可行吗?”

  许国等了一会儿,再次问道。

  这次黄坤总算是反应了过来,回应了许国。

  “可行,怎么不可行,你这个方案真是天才的设想,我再好好整理一下,你这个方案都完全可以拿去上面申请立项了。”

  许国见到对方打算如此做,就明白对方已经完全认可了自己提供的思路,当即问道。

  “黄教授您认为这个设想已经可以用了申请立项?”

  “当然可以,技术路线既然已经完全明确了,所缺的无非就是实验用的资金和设备,这样的条件不立项还等什么。

  再说如果能够尽快的搞出来你所设想的大规模晶体管集成电路,那么你所设想的电子计算机距离生产出来的时间就不久了。

  哦,对啦,这回申请的时候我一定要把你的名字也带上,要不是有你这么好的想法,等我们想到这点的时候就不知道要等多久了。”

  此时的黄坤激动得拿着许国的手稿手舞足蹈,完全不像是个教授的模样。

  看见对方如此激动,许国提醒道。

  “黄教授,既然这个方案已经成熟到可以申请立项的地步,那么有没有必要先暂行保密,毕竟没有意外的话,这个方案只要完成就可以用来大量制造电子计算机。

  有了电子计算机的辅助,在研发新产品或研究新理论时速度必然可以加快很多。”

  许国这样提醒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矛盾的,因为一旦列入了保密范围,自己作为知情人必将受到影响。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