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01章 各怀心思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现在他能把区里绑在一条战线上,还不是因为外资对于员工安置这一块咬的很死?但如果对方咬的不在那么死了,天知道会闹出什么幺蛾子。

  显然周书齐也想到这一点,才会在这种场合尤其是当着电子工业厅同志的面着重强调韩文昌的重要性,只是做这些有用吗?

  不过此时韩文昌显然没想到这些。

  现在产线升级的技术是韩文昌提供的,如果飞利浦愿意退让,最终他们也还是没能阻止飞利浦对电子六厂的收购,那么这技术该怎么算?

  韩文昌将技术给电子六厂是看在他跟周书齐的面子上,如果最终厂子保不住了,人家不理这韩文昌所做的贡献,他怎么帮韩文昌说理去?

  他的脑海中已经在构思电子六厂能够真正气死回生的关键产品,VCD!

  这些技术恰好就是荷兰飞利浦的。

  光靠石英坩埚的产线升级当然可以让电子六厂的目前的财务情况好转,但是电子六厂的盘子放在这里,光靠这一条产线升级赚的钱养活整个厂子,显然不太可能,尤其是在不增加生产线的情况下。

  但如果真要扩大生产,重建厂房,重新引入设备,员工培训又需要大笔的经费砸进去,这才是袁志涛最为烦闷的。

  现在他不得不思考的是,如果外资方真的愿意将条件放开,他们有没有能力应对的问题。问题的关键还是在韩文昌那里。

  现在电子六厂如何改制还没有定论,这大概也是外资方面依然能视察产线的原因。

  为自己争取些权益到也并没有什么不好的。

  周书齐还是太厚道了些,好吧其实这次打交道的几个人都挺厚道的。

  韩文昌都这么说了,工业厅的同志到是没什么意见,到是荷兰飞利浦方面的技术员提了两个问题,不等翻译将技术人员的问题翻译出来,韩文昌便直接用流利的英语给了解答。

  说的就好像整条生产线升级完全是他一个人操办的一般。但韩文昌当然知道事实不是这样,其实周书齐也出了很多力。比如他在联系设备,参考各种设备参数的时候,周书齐在调动电子六厂的资源,对喷涂材料进行反复试验。

  虽然他提供的技术已经将这项工作的工作量降到了最低点,但是配方还是需要反复实验的。这些周书齐都没有提及。

  韩文昌是真没想到周书齐突然闹这么一出,只能苦笑。

  既然周书齐一定要将他推向前台,韩文昌觉得自己也没什么好顾虑的了。

  袁志涛一直在旁观着,没太吭声。

  作为厂长,他当然比其他人更清楚目前厂子的状况。

  这次电子机械工业厅的同志突然说要来产线看看,其实他也很意外。但他毕竟不是技术人员出身,专门出面只是表现出重视的态度,现在自然也没什么他发挥的空间。

  不过对于吴谈突然带着飞利浦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