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51章 不能送,只能卖_大国重芯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如果他有钱到不介意把电子六厂给盘下来。但是韩文昌心里很清楚,不说电子六厂的厂房跟设备,就说电子六厂目前的占地,估算下来都是一笔天文数字。

  他在股市上赚的那些钱别说买厂了,估计连补发工人拖欠的工资都不够。真要他去谈,估计那些领导正眼都不会给他一个。

  更别提根据刚才跟看门大爷和周书齐的攀谈,韩文昌大概可以确定关于飞利浦收购电子六厂的谈判已经到了最后攻坚的阶段。这个时候他突然跳出来,凭什么跟飞利浦这样的国际老字号的电子大厂竞争?

  韩文昌再次点了点头,他已经大概懂了周书齐的意思,要说他完全没兴趣自然是不可能的。

  但是他也没钱啊!

  “周工,您跟我说这些有什么用?电子六厂现在的问题说白了就是没钱,但是钱这东西您觉得我这个小年轻能有吗?”韩文昌苦笑着说道。

  “钱是小事儿!关键是你的技术!只要你点头,我现在就带你去我们袁厂长那里说说,只要我们能证明这个钡涂层技术的确有效,把这技术转让给我们,我就有信心让咱们电子六厂起死回生!”周书齐斩钉截铁道。

  “嗯,小韩,你刚才也听到了,我们厂就要整体转让给飞利浦。当然,这也是没有办法的事情,毕竟厂里早就没钱了,上头到也没少划拨资金,但是大都用于发放拖欠的工人工资。但回过头想想,如果我们能够拥有世界领先水平的石英坩埚生产线,这种情况是否能转变呢?”周书齐反问道。

  韩文昌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

  ‘“对啊,如果只需要投入很小部分资金,我们就能解决现在存在的问题,你觉得难道我们电子六厂没有机会起死回生?”周书齐继续说道。

  最近他听说了一个行业内传播的小道消息,国家正打算启动一个“909工程”。据说这一工程是要建设一条8英寸,微米技术起步,月加工能力达到上万片的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生产线。据说这条产线就建设在明珠市。

  这条生产线一旦建立,势必需要大量的单晶硅。这一工程本质就是扶持国内的集成电路事业发展,这种情况下,明珠电子六厂如果有能力生产出合乎标准的单晶硅,自然能够获得充足的订单。更别提电子六厂还有地利的优势。

  不只是暂时的活下来,凭借这一项产品赚取的利润,公司的竞争力提升,更能有充足的资金用于新产品的研发,从而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长时间保持领先优势。

  周书齐觉得自己完全有充足的理由说服厂领导收回成命。

  正如周书齐之前所设想的那样,一旦电子六厂掌握了这种涂层技术,有效的提高单晶硅的生产效率跟纯度,产品还愁没有销路?

  现在电子六厂的困境说白了就是技术比国际落后,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