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0章_穿成白月光替身后我暴富了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张天成说:“投资商是本市的富商闫良文,他是做房地产发家的,近两年开始涉及医疗器械行业,跟咱们就打交道多了些,这个项目也是因为他拍着胸脯打包票,所长才毫不犹豫地留了下来。但是前几天,本来差不多该给第二阶段的钱了,他突发脑溢血住院了,状态不大好,他几个儿子女儿为了家产都打起来了,哪还愿意给钱?”

  明白了……

  这种长期项目,一般都是按阶段给钱,毕竟后续研发费用究竟要花多少,谁也说不准。而且,投资商的手里也很难有超过一个亿的流动资金,一般都是一个项目套一个项目。毕竟又不是都像她,靠着大猪蹄子们发家致富。

  “咱们现在还要继续研发这个关节材料吗?”

  苏凉的意思是,对方不履行合约,其实他们也可以中止委托。

  张天成戳着碗里的饭叹气:“哪有那么容易?这个晶体排序三年前景晏就意外发现了,这几年他个人依然在断断续续地进行研究,项目组成立的时候,差不多已经是半成品了,只差一个机会去完善。现在放弃,不说损失多少钱的问题,再拖下去,这个项目就没意义了。你不做,迟早也会有别人去做。”

  这倒是。新型材料的问世和专利,也很讲究机缘。尤其是晶体材料,改变一个排序,很可能就是一种新材料,被发现是迟早的问题。

  张天成又继续说道:“而且,昨天晚上,小景就跟我说,差不多可以收尾了,只需要将全部资料准备完毕,申请专利就行了。你说,这时候还能放弃吗?”

  那肯定不行,煮熟的鸭子都到嘴边了,哪有拱手让给别人的道理?

  苏凉咬着勺子若有所思,然后小心翼翼地问道:“主任,这个项目,后续二三阶段全部完成的话,大概需要多少钱啊?”

  “前前后后,大概还得六千万吧,最多也不超过八千万,闫良文挺大方的,项目一备案就给打了五千万的款,其实预算本来是做了三千五百万的。”

  六千万……苏凉想了想自己银行卡里的数字,小心思难免跳跃起来。

  她只是个大四还没毕业的学生,对这一行的了解并不太多,本人也没什么商业天赋,不知道这个材料的盈利余地有多大,但是喻老师和明景晏这两个活招牌总不会出错。

  业界内,喻国明的研究成果,几乎可以说是整个新型材料行业的风向标,他的项目,几乎是一立项,就被各处争抢。而明景晏,是最近两年来的后起之秀,虽然他的专利还少,大概也就两三个,但却都是新的单晶材料的排序,这在晶体材料方面,几乎可以说是有着里程碑式的意义。

  而且,他才二十六岁。这样的人,他的潜力究竟有多大,谁又说的清楚?

  要不是港城一早就确立了投资商,恐怕也是个抢破头皮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