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七十三章 故人们的另一条道路……_炮灰真世子科举逆袭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周生友人道。

  随后他起身踱步,“如果是礼部其他人也就算了,可那是余川,也许,我们能提供给礼部更多的消息。”

  要知道他们这几年也不是白待的。

  周生眸中泛起波澜:“你的意思是把我们这几年收集到的把柄?”

  “也是,凭我们和余川的关系,最后就算无法如愿,余川也不会说出去。”

  只是这事该怎么操作,他们还得好好想想。

  相比起周生和友人的行动来,其他人的注意力就在邸报本身了,距离京城越近的官员,收到邸报的速度就越快,一些消息灵通的官员,对邸报上面的信息并不陌生。

  至于地方偏远的官员们,可就实打实惊到了,忍不住道:“确定这是京城发下来的?”

  “可不是,这事谁敢胡编乱造啊,你看,上面还有礼部尚书和当今陛下的印呢。”

  “邸报要真是一个月一送,那我们就算身处地方,也不会对京城那边的情况两眼一抹黑了。”地方官员们指尖爱.抚着邸报,神色痴迷道。

  邸报内容帮助对他们很大不说,还具有很强的象征意义,那就是京城的陛下并没有忘记他们这些地方官,这让他们怎能不激动。

  至于礼部传来的,让地方送消息给礼部一事,大部分官员都没在意,因为他们还没意识到这意味着什么。

  也有一些偏远地方的官员,对于邸报的到来只是稍微感兴趣,只把邸报当成打发闲暇时间的东西,毕竟,京城距离他们这里实在是太远了,就算他们知道京城的消息,也没多大用处。

  倒是周生和友人两个误打误撞,开启了邸报的新先河。

  无论是什么,只有流通起来,才能创造更大的价值,要是邸报内只有从京城下达地方的内容,那么长此以往,邸报模式和发行难免会变得呆板僵硬和空洞。

  所以邸报得有来有往才行,只有信息流动起来,才能一直为邸报注入活力。

  “陛下,您看这份消息。”负责邸报的余川特地给池云亭送来一封信道。

  不仅是因为那封信是周生这个故人写的,还因为周生信里面的内容。

  信的开头,周生先是说明自己目前所在的位置,他之所以这样,并不是为了跟池云亭套近乎,而是为了更好的给池云亭说明情况。

  周生目前正在西北一处的小县城,那个小县城是出了名的穷和破。

  这是因为那个县城的百姓们太懒吗?还是上面没有试着扶持过?

  都不是,那个县城的百姓们并不懒,而是无论他们怎么努力,也不可能富裕的起来。

  也不是上面没有扶持过这个破旧县城,每年上面也会拨下专款,让县衙发展县城,可是那个县城就是死活扶不起来。

  究其原因,是历任县令的不作为,他们接了来自上面的专款,也就上面视察的时候,才会稍微拿点钱出来做做面子工程,其余的钱都进了他们的腰包里,或者被他们用来打通上面渠道,让上面不再追究此事。

  至于治理好县城,是没有的,因为好像只要当一个好县令,就会吃了大亏似的,以至于后面的县令也跟着摆烂,这股风气不知什么时候兴起,等周生被分配过去的时候,已经根深蒂固。

  而百姓们,他们压根就不知道朝廷还会给拨专款的事,自然也就无从愤怒。

  “看看,这就是欺上瞒下,可笑满朝文武,一个个的说天下海清河晏,这是想把我当成傻子糊弄呢。”池云亭不怒反笑道。

  要池云亭不是从民间来,不是穿越者,接受过信息大爆.炸,他要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帝王,只怕真会在满朝文武的马屁中飘飘然,从而认不清自己的斤两。

  当然历届帝王也有自己的消息来源,比如亲卫。

  可是那样就能掩盖满朝文武的失职,以及官官相护的现象吗?:,,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