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才储备_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达到了每期10万本的目标,甚至,最高发行量破突破20万。

  除了内容丰富和高质量之外,《港漫少年周刊》最大的特色,可能是一直不涨价。20元一本的价格,多年维持不变,而随着物价上涨之后,这本良心杂志显得越来越具备吸引力,所以发行量屡创新高。

  即使到了21世纪,互联网冲击实体出版行业,《港漫少年周刊》纸质书的发行量一直可以维持在10万本以上,在香江的杂志中长期处于销售冠军。

  几十年后《港漫少年周刊》的功勋元老漫画家麻荣成回忆说道:

  “香江漫画在70年代,已经陷入了严重的同质化,大家都互相借鉴。

  只有类似于武侠小说的打打杀杀,才能有销量。

  如果按照这条路去走,港漫最终解决肯定是跟武侠小说一样,走进死胡同。

  但好在维创出版社进入了漫画行业,最终,在刘森先生倡导之下,我们创立的《港漫少年周刊》,弱化了打打杀杀,江湖味道很重的漫画。

  引导创作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漫画,形成了百花齐放的局面。

  正是因为靠着题材的丰富,创意源源不断,才使得《港漫少年周刊》不仅仅是香江的漫画,而且逐步成为跟东瀛顶级漫画公司平起平坐的存在。

  虽然,《港漫少年周刊》期间刊物,仅有10多万销量,但是在内地市场《少年幻想周刊》销量可以达到100多万,东瀛地区的《少年惊叹周刊》每期也拥有50万以上的销量。

  这些杂志,都是隶属于神火出版社旗下!

  我们的杂志,最大的优点,可能是就比其他的漫画杂志更重视创意,对于新题材新亮点的重视,远远超过那些同行,正是因此,在竞争无比激烈的漫画行业,我们总是逆势发展,而没有跟其他同行那样陷入衰退。”

  三十年之后的神火出版社,已是不弱于米国漫威或是东瀛集英社的存在。尤其是,题材的丰富程度,甚至超越集英社。

  集英社早期提倡的友情、努力和胜利三大要素,这也既是王道热血漫画必须要拥有的要素。但到了后期,集英社漫画基本上都是按照既定的套路创作,造成了很多有创意的漫画,却因为不符合集英社的理念而被拒之门外。

  相反集英社的对手们,比如,神火出版社却是善于接纳被集英社拒绝的有创意漫画。最终的结果,最然是集英社的对手,因为其傲慢,在后来反而迎来了一波发展。

  玉郎出版社。

  原本有点意气风发的汪玉郎,近期却有点神经紧张,每天都让人打听神火出版社的动静。

  “《港漫少年周刊》第二期销量破五万了!”

  “什么?!”

  在《港漫少年周刊》的热销刺激之下,汪玉郎坐不住了。

  51年出生于广东潮州的汪玉郎,原名汪振隆,潮汕人由于人多地少,自古以来,就喜欢经商冒险,不喜土里刨食。

  汪玉郎也是如此,7岁跟其父亲来香江谋生,仅读完了小学之后,中学刚报名就休学不念,到时代漫画社当小工。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