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四百八十四章 偶遇大神_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今后一条先进的生产线,甚至逐步会涨到几亿米元、十几亿米元,甚至几十亿米元的程度!

  所以,如果不把工艺升级的自主权,掌握在自己手中,不仅仅会被国际上的竞争对手卡脖子,而且,即使卖给你,也把你当肥羊去宰!

  没错!维创电子公司被国际上的半导体设备厂商当肥羊宰了!

  现在主流的芯片工厂投产是需要上亿米元,但起码是2微米~1.5微米工艺。

  而刘家付出1.5亿米元代价,才可以获得一条3微米生产线,这也是无奈之举。

  以一倍的价格,打通了关系,让设备到港。之后,再转移到深镇工厂,欧洲那边的设备公司可以当作不知道。

  至于维创电子公司的合作伙伴ls半导体公司,虽然努力的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去提升工艺水平。但是,目前ls半导体最先进的工艺仅能达到5微米工艺制程,这已经是内地芯片量产生产线中最高的水平了。

  5微米的工艺,只能加工x8芯片。而x16芯片,至少要3微米工艺才能勉强生产。毕竟,x16芯片集成晶体管数量也达4.3万个以上。

  ls半导体即使在不断的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一边在生产,一边在改进工艺。但是,目前其最多能继承1万多个晶体管。预计还需要花费两年时间的技术升级,才能制造集成了4.3万个晶体管的x16芯片。

  刘焱在深镇期间,不断是给ls半导体鼓气,既给利润和订单,又共享了一堆的技术,让ls半导体公司坚定的按照摩尔定律的规律,自主升级生产工艺。

  而内地不少的半导体企业不仅仅规模小而分散,而且,大多数都是得过且过,只要完成sj制定的计划目标就算完成任务,而内地的相关部门针对半导体制定的计划,又太过于保守,远远跟不上摩尔定律的规律。

  其他很多行业的工艺水平都是飞速追赶国际先进水平,但80年代的半导体工艺,内地跟海外的技术代差却是在不断拉大。

  那名中年人有点失望说道:

  “香江繁华的世界,确实比内地有吸引力……”

  刘焱笑了笑说道:

  “我这样的人留在内地,贡献其实是很有限的,目前内地市场影响了我的发展,只能随波逐流。但身在香江,环境有了改变之后,反而能给给gj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年人终于认出了刘焱说道:

  “啊……,你是……。”

  刘焱问道

  “没错,我是刘焱。你已经知道了,那么,你呢?”

  中年人自我介绍道:

  “我叫晏援朝,第四机械工业部第六研究所技术员……。”

  他的第一句话就让刘焱愣住了。这可是大神啊。

  晏援朝,在80年代堪称为大神级的程序员,原本的历史上,其83年编写出ccdos这个中文操作系统,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