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23章 民企龙头_满江红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数百年来,相比于西洋国家,中国一直拥有着若干主要的生产要素,尽管这些生产要素一直被殖民者人为压抑着,而对于帝国建元之后,则就是充分利用这些要素并发展其他要素。//最快更新78小说

  而中国拥有世界上最丰富的劳动力、极为顺从的劳工、农业人口多,可以把一大部分人口转移至工业部门、丰富的自然资源,而最为重要的,却是拥有世界上最为庞大的市场,多达四亿四千万消费人群。

  但中国所缺乏的却是科技与企业家。

  科技方面的缺陷,包括机械设备与科学技术,在短期内迅速地弥补过来,这大多是以进口外国装备、雇用许多欧美技术顾问以及派遣留学生到海外学习等方式达成。

  因为满清殖民统治对愚昧和无知,使得中国没能赶上工业革命,这是中国落后于其它国家的根本原因。但在另一方面却因晚发展工业而受益,中国可以利用其他国家经过一个世纪左右的昂贵的试行错误后才发展出来的最新科技。而在这个过程中最显著的特点是,中国恰好抓住了的以电力为核心的工业革命,并迅速建立了一大批世界一流的工厂。

  至于企业家人才,这显然不可能依靠外国我,建立与拥有主要现代工业的至少应该是中国人自己。尽管,经历了庚子之变后,众人皆知无工不强,可是对于中国传统商人而言,他们通常不太愿意将大量的资金投资于重工业,因为他们认为太冒险,回收周期实在太过漫长。

  而相比于无工不强,传统商人向实业商转变时,他们更倾向于“无商不富”,他们更乐意投资纺织厂、面粉厂、火柴厂之类替代进口的替代型产业,事实上他们也正是这么做的。

  在帝国初期的两个最出名的企业家,大生集团的董事长张謇与启新公司的周学熙,在某种程度上,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背景——儒生。前者状元出身、后者举人出身,一南一北都是自主创办企业的代表。

  而且两人都颇受到政斧的照顾,而且两人还有一个共通点,都认为商业成功的目的是为了国家以及个人的利益,这同样也是政斧想听的。他们在民间投资建立学校、医院与养老院等慈善行为,也使他们在民众之间受欢迎。

  但是这两者同样还有一个共通点,却不是政斧所喜欢的,两人不愿意投资投资大、回收长的重工企业,相比于纺织厂、面粉厂的高回报、高利润,他们更倾向于前者,而不是钢铁厂、机械厂,后者还投资煤矿、铁矿,但是张謇却只有纱厂。

  也正因为民间工商界对重工业项目的抵触,政斧才会对民间企业家感到失望,而这种失望和国家的需要又使得政斧必须自己建立许多企业。政斧希望这些企业的成功将成为民间企业跟着做的模范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