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3章 火_满江红之崛起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9月16曰下午两时许,许是为了给下午国会下院就首相辞职的决议最终通过,数十万在国会大厦前示威的民众,再次发动游行示威,以壮大声势。

  大雨将停,天空异常的蓝,蓝得通透,蓝的滴水,而数十万示威游行的民众,不断发出口号,每一个人的脸上,都扬溢着浓浓的自豪之情,在他们很多人看来,他们似乎已经取得了初步的胜利,这是第一个,这个国家的一切都被民意所左右着。

  而民众同样第一次意识到了自己的力量,意识到这个群体所拥有的力量,这不再是帝王的恩赐,不再是他人的恩典,而是他们第一次真正集合起来,用自己的行动向人们表明着他们的力量,民众的历史,可以左右政斧、左右这个国家的命运。

  南京是一座千年老城,在帝国建元后,南京内进行了大量的改造,数以万计的老式建筑被推倒,重新兴建,现在作为燕京的南京老城城内充斥着大量的帝国初期建成的西式建筑,由欧美各国设计师设计的建筑,只会令初来南京内城的人们一愣,诧异的以为,身处欧陆,而保留下的最具中国特色的,也就是南京的城门,提起南京老南京们都会想到“内十三,外十八”,这是当年朱元璋的杰作。1365年,朱元璋攻占了元朝统治下的建康,改名为应天府。次年,他有意在此建都,就开始了大规模的都城建设,历时20年,于1386年完工。这“应天府城”当时号称周长96里,近年经有关部门测定,实为33.68公里,比世界闻名的巴黎城(近30公里)还长,堪称“世界之最”。

  当时共有城门13个,即内十三。为了巩固城内防卫,不让城外制高点为敌所用,洪武23年朱元璋又下令修筑外城,它的周长达120里,是利用都城外围的土堆丘陵,依势而筑,只有城门和部分城墙用砖砌成,两头止于江边。共有城门18个,即外十八,这便形成了“内十三,外十八”的名称和位置示意。

  500多年来,这些城门,主要是内城门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却未脱内十三之说,而在帝国建元后,随着城区的扩大和交通发展的需要,又陆陆续续增开了11道城门,这样,加上原来的内十三,就成了内二十四。而雨花门,则是帝国七年开通的一座城门。

  当数十万游行的民众行过雨花门时,不知道是谁人提议大家应该到帝国技术引进委员会直接理论、抗议,这个提议在民众间传来后,立即得到了人们的响应和拥护。游行示威的人流转过西北,朝着光复门走去,再转向光复大道,朝着下关步行数公里后,只见前面一幢中式的楼房,砖木结构,鳞瓦长檐,整栋建筑看起来玲珑精巧,又不失庄重威严。

  只见大门侧旁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