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一百一十六章 我不是软柿子〈最后时刻,拜求月票!〉_唐朝公务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随风,其母便是刘希夷三女”。

  “年年岁岁花相似,岁岁年年人不同”的刘希夷竟然是柳随风的外孙!听到这个消息的唐成真不知道该说些什么了。莫非柳随风的诗才是遗传的缘故?

  虽然不是同一科,但两人毕竟都在郧溪县学呆过,唐成正准备过去跟柳随风打个招呼时,恰逢文会开始的时间已到,五七个原在沙洲上忙碌的童子撑着小舟前来引客。

  在刘景文的别业中,柳随风也算得半个主人,此时正领着几个年纪老大的名士登舟,实也没有闲话的功夫,唐成见状也就没再往上凑,手搀着严老夫子上了停在面前的那尾小舟。

  今rì前来参加文会的士人直有三四十个之多,沙洲中的菊花台内根本坐不下,那刘景文也是有巧思的人,索xìng不设桌椅,便在台侧沙洲上的菊花丛中遍置厚厚的毡毯,让来客自寻着安置,身侧菊花正放,冷香袭人,诸客们于花丛之中随意席地而坐,虽然不是身处竹林,却让唐成油然想到了六朝时嵇康等人的竹林之会。

  扶着严老夫子在厚厚的毡毯上坐下后,唐成忍不住出口赞了一句,“刘景文好心思”。

  “这不是他的手笔”,严老夫子头点了点沙洲另一侧的柳随风,“今天这沙洲中的布置都是柳随风安排下的”。

  “是他!”,转念想想,唐成也不觉得奇怪了,柳随风傲xìng是傲xìng,但他傲xìng的前提是胸中确实有些真东西。

  闲话不过三两句,便听菊花台上一阵儿流水般的琵琶之声响起,恰在此时,小湖上两尾小舟带着圈圈涟漪分两个不同的方向浮水而来,听严老夫子介绍,其中一尾小舟上的那个华服五旬老者便是今rì的主宾马别驾。

  自打到金州县衙开始,唐成对于马别驾已是闻名已久,但直到今天才是第一次见着真人。

  年近六旬的马别驾虽有些发福,却胖的并不厉害,正与他久居高位养出的气度相得益彰,这厮老是老了,但因长相着实不差,五十多年的人生经历竟在他身上沉淀出一种独特的味道,总之,尽管唐成对马别驾半点好感也没有,却也不得不承认这老货从卖相到气度都不错,非常符合他在后世时想象中的唐代文人形象。

  其实这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唐代科举除了礼部试之外,还需经过吏部关试之后才能授官,吏部关试有身、言、书、判四个内容,其中第一条“身”所考察的就是应试者的容貌气度,吏部考虑的是官员们毕竟代表着朝廷的形象。

  对于“身”的标准有很多,简而言之就是:如果容貌不好,根本就没机会通过科举的途径在唐朝做官。因有这么个标准卡着,所以有唐一朝但凡是那些经科举之路放出来做官的读书人就没有一个丑的,身为明经及第的马别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