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零三章 课本_战国野心家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人西渡渭水,传播关于吴起凶残的谣言,以此策动秦国贵族的反叛,来平息西河空虚的危险。

  再请韩国屯兵于汝水,作出威胁楚国方城、叶、昆阳等西线的态势,不求韩国主动攻楚,只求韩国能够牵制一部分楚国南阳方向的兵力,不让他们参与陈地之战。

  …………

  魏国东北重郡,邺。

  这里北可伐邯郸,南可制中牟,正是卡在赵国腹心的一颗刺。

  邺令西门豹此时正在房中读书,翻看的书籍正是从自己的庶子那里得到的一本墨家的“课本”,自己的庶子西门彘与邺地活动讲学的墨者交好,这件事他一直知道,但从来都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并不去管。

  如今魏侯命他出兵邯郸的消息已经传来,可他却不急,而是悠然地品着从泗上那边运来的、如今刚刚流行起来的奢侈品,茶。

  里面放着一勺雪白的甘蔗糖,淡绿色的色泽配上微微苦涩的味道,确实适合读书。

  书中的页数,正翻到《西门豹治邺》这篇课文,从上面粗浅的文字来看,应该是墨家用来传播文字的。

  里面的故事不错,西门豹看的津津有味,正说到他治河伯、修水利的种种故事。

  写书的人看起来水平很高,能够从粗浅的语言将这个故事讲得很清楚,然而也加了不少掺杂了“墨家道义”的内容,正是墨家宣义部润物无声的手段。

  里面说到,西门豹治理了祭河伯之后,发动民众挖掘运河水渠灌溉的时候,有民众感觉到辛苦,多有不满之词。

  西门豹作为亲历者,很清楚当初自己说过什么。

  自己当初说的是:“民可以乐成,不可与虑始。今父老子弟虽患苦我,然百岁后,期令父老子孙思我之言!”

  墨家并没有太大的改动,但是表现出的道义上,却是千差万别。

  这墨家的课本中,说的是:西门豹听到父老乡亲诉苦,不愿意挖掘沟渠灌溉。有亲近人说,百姓反对您,而挖掘沟渠对您又没有什么好处,您又落了一个坏名声,您又何苦要做呢?

  西门豹于亲近人之前便念了两句诗,道:“苟利于万民,岂意身前身后名”?

  作为亲历者的西门豹也觉得,墨家的改动颇有些意思。

  原本他的话,重点是突出民众愚昧、短视,自己比民众多看了一百年。

  可经墨家这么一改,一个为利天下不惧身前身后名的贤人,跃然于纸上。

  西门豹对于这样的改动,很是喜欢,但是也明白墨家这样做的用意:这就是无孔不入地再宣传墨家的义:为万民之利为上。

  这课本都是从小时候开始学的,长大后学过这些东西的孩子,脑子里关于“义”、关于“天下”的那一套学说,全然都是墨家自小灌输的内容。

  实际上民众比西门豹之前所预想的,要更明白谁对他们有利,治理了河伯、挖掘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