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五十三章偏只到、凉秋半破(一)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圣贤书读的多了可以做官。

  不需要他们懂得多少生存的技能,只需要学会御人(愚人)就成,自然就会有各种有本事的人聚集在自己的身边,供自己差遣。

  可现在不成了,底层的百姓们虽然大部分还很愚钝,可上面的人,铁北是皇上聪明了,那么他们这一套做官的技能就没了用处。

  接下来的科举方式改变更说明了这个问题。

  所以杨廷麟才对于刚刚李定国的话,更加的在意,其实他的心里也是泛着波浪,一年三熟的稻米,他还真就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偶尔听过别人闲扯,也都当做故事来听。

  此时从被人的口中证实了这一点,才能够清楚的认识到,有许多秘密的学问,那都是控制在很小的一个范围之内的。

  至于为何这么做。

  只需要看看道院研究出来的哪几种民生商品,就能够察觉一二。

  那都是一只下金蛋的鸡啊。

  谁会愿意更多的人分享这个秘密?

  估计就算是他知道了,也不愿意大范围的传播出去,只有某一些物资紧缺了,他们才能够拿到更多的利益。

  至于因此而饿死的人,都不在他们的考虑范围之内。

  脸上委屈的模样,还没有消退,心中的寒气却是不断的冒出来。

  “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这一句话已经流传了不知多少年了,也被不知道多少的儒生们所熟知,他就不信没有更多的儒生们不知道琼州府稻米一年三熟的秘密。

  可为何没有人向皇上提出来呢?

  只要开口,一个青史留名的机会就有了,可为何有人不要呢?

  是当真愚笨,还是自己也成了守护秘密的既得利益者?

  有这么一刻,杨廷麟明悟,许多时候,口号喊得越是响亮的,就越是在愚弄世人,等到最后连自己都信了的时候。

  那就是自己家族迅速衰落的时候。

  历史上的杨家将如此,岳武穆也是如此,就连近在尺尺的戚家军也还不是一样?

  那都是信了朝堂上的那些儒家大臣们的邪,才轻易的放弃了手中的权利,从而被人家吃的点滴不剩。

  可最后呢?

  敌人没有赶跑,功劳还是他们的,精锐的军队被玩的死无葬身之地,等到敌人再次兵临城下的时候。

  却还在推卸责任,还在贪赃枉法。

  “想什么呢?满头大汗的,刚刚和和你说了一句玩笑话,你不会真的当真了吧?”

  李定国瞧着杨廷麟,双眼无神,额头上豆大的汗珠子,也在迅速的滚落在领口处。

  他虽然是有点开玩笑的意思,可说出来的也都是真话。

  此刻他是越来越佩服皇上科举的意思了,要是朝堂之上,还是充斥着想韩爌之流的大臣们,现在别说赈灾了。

  怕是皇上弄出来的那些工厂,都会被收回朝廷所有。

  还美其名曰:不与民争利。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