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九章斗成双绝(七)_崇祯大明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对于学院招不到生员。

  崇祯认为这是不合理的,虽然军队也能够培养人才,可要是没有民间某些聪明人的改良,就凭军队那种小基数工匠。

  想要创造出更多的新技术,那就是一件很遥远的事情了。

  而且还有一点就是,他得承认,有时候军队培养出来的工匠,确实有点呆板。

  倒不是这些人没有创造力,而是纪律已经刻在了骨子里,他们大部分人的想法都是遵守已经学过的东西。

  所以在百姓们觉得去学院花冤枉钱,学一门手艺,显然是无法理解的。

  晁刚不知道皇上要商量什么。

  而叫上他,还以为是军部又有什么新的作战计划呢。

  袁可立是打过仗的,高桂英也不是“外人”,再加上他的话,想要做什么也就不难猜到了。

  军部的会议室不大。

  暂时能够在这里办公的人,也只有晁刚一人,还有一位女将军,还在湖广赈灾呢。

  “军部的位置不错,就是规模小了。”

  随着道院不断的扩充,范围大的都快要赶上整个皇宫了,虽然其中更有一大半的闲置房间。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还是在慢慢的补充着人才。

  据说徐光启已经决定对道院尽心变法了,要把研究材料和研究火器的那些人分开,免得聚在一起互相影响。

  当然还有更细的划分,暂时还没有规划好。

  “暂时够了,除了臣,所有的将军都在外面,建的大了,也没有多少人去使用。”

  晁刚很务实。

  要想在京师这种寸土寸金的地方,弄到一片很大的土地,花出去的金元简直不要太多。

  而对于行军打仗军人来说,完全没有必要弄的花里胡哨的。

  “你该不会认为,军部就几个人处理全国的事务吧?往后大明的疆域大了,进来的人可就多了,未雨绸缪总是要有的。”

  崇祯坐在了上首位置,而晁刚却是若有所思。

  听皇上的语气,似乎这个地方以后要成为一个军部特有的朝堂,就像是大明的文渊阁一样?

  随着众人落座。

  在崇祯示意下,高桂英就把刚刚遇到的问题,再次说了一遍。

  其中的原因,确实和军队有关,让晁刚一阵紧张,要是皇上不在允许军队培养自己的人才。

  那么他们的募兵工作,就不是很好开展了。

  并不是任何一个百姓,都能够清晰的认识到,当兵是在改变自己的人生命运,大多数也不过是为了让自己的孩子吃饱饭。

  也就只有进入了军队的人,经过了再教育的人,才能够明白这是一个怎样难得的机会。

  毕竟。

  有时候愚昧并不是不信,而是信了也不以为然,特别是在家中条件还差不多的情况下。

  “皇上,现在的募兵工作宣传的方向,刚好就有可以进入军队免费的学习手艺,要是没了这个的话,势必对募兵有很大的影响。”

  崇祯叫晁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