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二百三十五章 首先,我不叫喂……(周末加更)_大秦扶苏:开局起兵靖难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怪的蝌蚪文。

  “咦?这是?”她拿近看了一会,发现完全看不懂,于是思索着如此美玉,只是做个摆件实在浪费,不如从中刨开,做成一对玉佩。

  “嗯,我一块,陛下一块,到时候我俩一起出现在赵姬面前,气死那只狐媚子,吼吼吼!”

  …………

  咸阳城,笔直而宽阔的驰道。

  韩信骑在一匹高大的黄骠马上,头上带着一顶崭新的双板长冠,这代表着他的爵位再次得到了提升。

  诺水一战之后,他和王离一样,同样晋爵三级,于是他就从原来的第七级公大夫,升为了第十级的左庶长。

  庶长,指的是‘众庶之长’,也就是‘百姓之长’的意思,左庶长曾是春秋时秦国四位执政大臣之一的官名,上马治军,下马治民,只不过渐渐变成纯粹的爵位名称。

  后来汉承秦制,也一并沿用了二十等军功爵。

  只是和‘大方’的刘亭长不同,秦的二十等军功爵就显得‘小气’多了。

  在汉朝,第十级的左庶长可获得田74顷,宅74宅,徒附74人的待遇,而且汉朝的军功爵,是明码标价出售的,所谓卖官鬻爵,就是从这时候开始的,这就让有钱人可以合法的,大量的占有土地、人口。

  而在秦,则是严格按照每级爵位,赐田一顷(百亩),一宅。

  也即是说,此时的韩信,只是一个拥有一千一百亩农田的中等地主。

  嗯,除此之外,他还拥有三百户的的税赋作为食邑,这才是爵位的主要收入来源。

  当然了,这三百户并不归他管。

  这就是商鞅变法为后代的秦人留的余裕,毕竟土地是有限的,而人则子子孙孙无穷尽。

  秦国的制度设计思想更倾向于节约土地,优先保障低爵军民的权益,限制贵族阶层过分膨胀。

  所以秦军功爵的初衷,本质不是让秦军变成虎狼,而是挑战世袭贵族的特权。

  这也是为什么商鞅最后会被车裂的重要原因。

  韩信将士兵安置在大原之后,紧赶慢赶回到咸阳,主要是为了迁户口。

  嗯,他原来是民籍,而现在授左庶长爵之后,就可以将自己的户籍,转换为高爵者籍。

  这样一来,他的子嗣在到了合适的年龄之后,可以直接进入学室,以法为教,以吏为师,接受成为秦吏的岗前培训……

  “咳!我尚未娶妻生子,想这作甚!”韩信微微摇头,不由得想到了心中那个曾经的白月光。

  只可惜时移世易,佳人已成人妻,而他也没有丞相之志。

  “哎……”韩信骑在马上,看着远处高耸入云的十二金人,不由感叹命运之无常。

  不久之前,他还是一个穷困潦倒的,遭受了胯下之辱也不敢反抗的无名之辈。

  为了混口饭吃,还得忍受亭长妻子的冷嘲热讽。

  而现在呢?

  骏马任骑,高官任做!

  沿途的黔首和小吏们,大多怀着崇敬和羡慕的眼神,偷偷打量着他头上的爵弁。

  “陛下以国士待我,我必粉身碎骨以报!”韩信望着远处庄严肃穆的咸阳宫,在心中暗暗起誓。

  在韩信发呆的时候,迎面响起一个清脆的,带着些许陇西口音的声音。

  “喂,那边那个!”

  韩信定睛一看,发现那是一个骑在枣红色骏马上的,英姿飒爽的少女。

  他温和一笑:“首先,我不叫喂……”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