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二一章 短歌行_恶汉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断绝。

  越陌度阡,枉用相存。契阔谈,心念旧恩。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曹操刚开始放歌的一刹那,董并没有在意。可是渐渐的,却不禁呆愣住了。

  何故?

  这首歌,董极为熟悉。虽不能背的琅琅上口。可是印象却是非常地深刻。

  短歌行。居然是短歌行!

  演义当中,曹操与赤壁时。于长江之上横槊赋诗。言辞之间,尽显其文才风度。董依稀记得,曹操此生最大地愿望,就是效仿冠军侯,学那周公。

  时至今日,黑厮的依旧未变,曹操……始终是曹操。

  要说讲起来地话,曹操这些年做了不少的诗词,其中不泛董耳熟能详的词句。比如当年曹操平定青州,于东莱郡和孔融饮酒之余,曾登阳丘山。

  在山上做赋一首,就叫做《阳丘山》。

  可是董却听出来,那是后世流传已久的《观沧海》。只不过首句东临碣石,改作了东临阳丘。余者地意思,大致相同。至少在董看,是差不多。

  可没想到……

  《短歌行》是乐府旧体,属于《相和歌-平调曲》。

  在后世中,曾有评论说短歌行之中,常常以人生夭寿为主题,来抒发感怀。

  前世记忆里面,山村里地大学生似乎也时常因怀才不遇而产生许多的感怀。每每醉酒,总是会疯疯癫癫地跑到山上吼叫……当然,那只是吼叫,而不是歌。因为在后世,祖宗流传下来的许多好东西都已经失传,而人们早已不敬鬼神,不敬祖先……

  那位大学生曾对董说过,他所吼的,就是短歌行。

  董忍不住随曹操的短歌行而唱和道:“白日何短短,百年苦亦满。

  苍穹浩茫茫,万劫太极长。

  麻姑垂两鬓,一半已成霜。天公见玉女,大笑亿千场。

  我欲揽六龙,回车挂扶桑。北斗酌美酒,劝龙各一殇。

  富贵非所愿,与人驻颜光。”

  曹操所歌,为古体诗。而董所唱,却是新体五言句。

  不过当年董盗《情思》之后,就有人开始不断丰富诗词的韵律。加上董身边有蔡邕蔡琰父女这种音律大家,所以这五言句,已经渐渐的成熟了。

  曹操和董歌罢,相视大笑不停。

  “西平,适才你问我天下人谁可入我法眼?”

  “正是!”

  “西平,可知龙之变化否?”

  董心里咯噔一下,强作笑颜道:“愿闻其详。”

  曹操说:“龙,能大能小,能升能隐。大则兴云吐雾,小则藏芥隐形。升,则飞腾于宇宙之间,隐,则潜伏于波涛之内。方今仲春,龙乘时而变化,犹如人得志而四海。龙之为物,可比世之英雄。天下英雄,唯操与鄙夫。想当年,董听评书时,袁大师讲这一段,总是令人热血沸腾。

  可是如今从曹操口中说出这些话语来,却比那袁大师更强数百倍。任后人如何模仿,即便是一字不差,声音相和。可黑厮终归是黑厮,凡俗之辈,岂能模仿?

  董可不会像刘备那样,闻惊雷而恐惧。

  大笑着,举杯道:“黑厮与我,所见略同。天下英雄,唯你我二人哉!”

  酒不知不觉中,已尽。

  董和曹操并肩向山下走去,一路谈笑风生。

  山口处,许褚曹彭已经等的不耐烦。可是看二人模样,却不由得目瞪口呆。

  自有裴元绍牵马过来,董翻身上马。

  “孟德,已荥阳为界,自新郑至旋门关,不兴兵戈之事。若同意,十万兵马尽数还与你。若不同意,你我就再兴刀兵,拼个鱼死网破,也不负今日美酒。”

  曹操也已经跨上绝影,闻听大笑点头。

  “就依西平所言,新郑至旋门关,不兴兵戈之事,你我之间,来年再论输赢。”

  “告辞!”

  曹操在马上一拱手,也不赘言,催马向远方而去。

  看着曹操的背影,董突然大声道:“此生能与孟德为敌,足矣,足矣远方,传来了笑声。

  董也不觉放声大笑,那苍劲地,雄浑的,完全不同地笑声,和在一起,回荡苍穹。

  第四卷终

  最新全本:、、、、、、、、、、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