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27章 终于落下的廷杖_我是王富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严嵩的话一出,哪怕王岳都要给他拍手称快了。

  这个角度,是真他娘的绝啊!

  真不愧是天字一号的大奸臣,脑筋就是厉害。

  科道言官,是六科和十三道的统称,六科对应六部,十三道对应十三个行省。负责内外监督,责任明确。

  当然了,不是说都察院不能管六部的事情,六科也不能说外面的情况……只能说主次有别,侧重不同。

  但问题是身为监督地方的都察院御史,却没有弹劾分管行省的事务,怎么都说不过去。

  他们如此行为,是不是就代表什么都没干呢?

  还真不是!

  就拿今年来说,上书劝谏朱厚熜,要他尊奉孝宗为父的,就多达几十人,有的人还接二连三上书,不肯罢休。

  严嵩还算厚道,没有把这些事情也一起给抖出去,不过就算他不说,大家伙也心知肚明……

  言官是很清苦的,品级低,俸禄少,而且要铁面无私,一个个都跟包公似的,礼物不能收,人情不能应……至少表面上要做到。

  这世上安贫乐道的圣人,毕竟是少数,几年的清苦好挨,可要挨一辈子,那是谁也受不了的。

  所以,渐渐的,就有言官兵行险招!

  光是做好分内之事,得不到什么像样的赏赐,因此必须干大的,有人就选择弹劾九卿,弹劾内阁大学士,以此谋取名声。

  有了名声,有了赏识,就不愁没有好机会……还有人觉得不过瘾,就把矛头对准了刘瑾之流的宦官。

  他们之中的终极形态,就是挑战皇帝,最好引来廷杖。

  只要屁股开花,立刻名扬天下!

  然后就能从都察院这个苦海跳出来,不管是高升显贵,还是外放重臣,反正要把这些年的清苦十倍找回来。

  以清廉著称的御史们,一旦外放,对于当地百姓来说,几乎就是一场噩梦!

  言官生态如此,像杨廷和等人,在朝五十年,早就见怪不怪了,也不觉得这是什么问题。

  而严嵩虽然中进士快二十年,可是他光是在家读书就有十年,后来又在南京为官,一直冷眼旁观,看得比一般人清楚多了。

  这一次出手,那可是又狠又准!

  直击要害!

  说实话,杨廷和都郁闷地想吐血。

  他本以为自己独孤求败,可以藐视天下英雄……结果王岳一个不知名的小崽子,突然爆发,从入城那一刻开始,就跟文官硬拼。

  紧接着,王阳明和杨一清入朝,这俩人实力强悍,也可以理解。

  但是让他受不了的是怎么接下来冒出来的,也一个比一个厉害啊!

  比如状元张璁,比如这个严嵩,都是狠辣之辈,才智过人。

  为什么自己这边尽是猪队友?

  人家那边一个比一个厉害啊?

  杨廷和瞧了瞧毛纪和蒋冕,他们俩都傻了,哑口无言,不敢跟严嵩辩论。

  杨廷和只好自己上阵,“严嵩,没有弹劾地方事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