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一百四十九章 传奇人物(求订阅,求月票)_韩警官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收破烂的,太搞笑太不可思议了,李晓蕾笑得花枝乱颤。

  老领导的这段经历很搞笑也很励志。

  韩博笑了笑,继续说:“1977年8月,小-平同志在BJ主持召开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当场拍板,改变文-革时期靠推荐上大学的高校招生办法。江省高考时间确定为12月11号和12号,恢复高考的消息到10月21日才登报,离考试只剩一个多月。

  要迎考的知识青年,有一些基础比较好,更多的基础比较差,大多人没有念过高中,许多人连初中都没念完,而且荒废那么多年。考试要做准备,要复习资料,可是当时中学教科书就两本,一本叫《工基》,一本叫《农基》,跟高考完全两个路子。”

  “后来呢?”李晓蕾急切地问。

  “学会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是修-正主-义路线的产物。文-革时期认为学数理化违背上山下乡的方向,要斩草除根销毁,许多教科书沦为废品。侯厂当时思想比较活跃,认为国家总归需要科学家,需要工程师。

  他把收购站里原来的和之后收到一些教科书,没当成废品卖掉。国家恢复高考,机会来了,人家没复习资料,他有,有一整套60年代前期出版发行的《数理化自学丛书》。

  当时这套书在全国很抢手,出版社来不及印,只能印《代数》,印其中的一册。大城市谁家没知-青,为了在农村的兄弟姐妹,好多人全家上阵,在新华书店门口排队,就为抢购一本《代数》。”

  自己考大学不容易,老领导考大学更不容易。

  韩博感叹道:“丝织总厂,就是现在的丝绸集团,那么多干部和大学生,侯厂之所以对我另眼相待,跟学习经历有很大关系。他用40天时间复习,考上大学。我用40多天复习,考到律师资格。直到现在,他还经常提醒我不要忘记学习。”

  新中国历史上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冬季高考,570多万人参加考试,由于当时办学条件有限,结果只录取不到30万人,真正的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一个没什么基础的初中生,用40天时间自学,成功考上大学,太不容易了。

  “有钱便买,没钱就卖,下雨收好,晴天再晒。”再念这句顺口溜,李晓蕾不再想笑,感觉很有意义,很感慨,很感动。

  侯厂和老卢是完全不同的领导干部,不是同一代人,但同样会变通。

  韩博回头看了看,笑道:“毕业之后,他被分配到县委。当时大学生少,很吃香。坐办公室,整天写材料,他感觉没意思。丝织厂效益不好,产品销售不出去,工人拿不到工资,他主动请缨去丝织厂工作,县里任命他为副厂长。

  丝绸主要靠出口,当时出口主要靠外贸公司,企业是没资格参加广交会的。他不服气,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