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三十七章 经验和前沿的碰撞_我真的不是神医啊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症分为足跟痛,和后足跟痛,引起的原因也有不同。”

  “后足跟痛,可分为跟腱插入型和非插入型。”

  “主要涉及跟腱的病变。”

  “但是刘老的这个症状和体格检查,并不是后足跟痛,而是足跟痛。虽然两个只是一字之差,但还是有区别的,诊疗方式也略有不同。”

  说到这,陆成继续回忆在书本上看的内容。

  而后详细道:“足跟痛,可以发生在运动的人,也可以发生在久坐的人身上,没有性别差异。主要的危险因素包括,活动度,体重指数和工作相关。”

  “刘老的活动度尚可,体重指数属于偏瘦,所以他的诱因应该与工作相关。”

  接着陆成就不再继续在这方面深入阐述,而是略一转道:“目前国内外的大多数研究和认识,都比较支持疼痛来源于肌筋膜疼痛综合征、足底筋膜炎或足跟骨刺。”

  “就目前的检查,自然无法确定具体的疼痛来源。”

  “但是通过阅片,我们可以排除足跟骨刺这一项。许教授,您看这里,我们并没有在X线片上看到明显的骨刺。”

  “既然没有明显的骨刺卡压症状,只是软组织的慢性损伤,目前通识的治疗方式共分成以下几种大类。”

  “一,非甾体药物治疗。也就是止痛药,刘老说过他以前吃过,但是吃了一段时间好了,又会复发。”

  “而且目前的通识还意识到,跟痛症得病理检查结果并不是嗜酸性肉芽肿,所以它并不是由慢性炎症引起的。非甾体药物所致地抑制炎症进程,并不能控制症状。所以我不推荐使用非甾体药物。”

  “第二,小针刀。或是干针疗法。”

  “这属于比微创小手术更小的处理方式,大多以中医学的手段进行干预,对肌腱和筋膜进行松解。”

  “在2000-2010年间的时间里,这种小针刀、干针疗法,非常流行。”

  “但是在最后随访的时候,有人注意到了,因为做完以上两种疗法后,医生都会嘱咐患者去除诱因,改为穿比较软的鞋。以此来减少症状复发的机会。”

  “后来,有人又做了这么一个研究。”

  “就是有人进行了干针疗法并穿软底鞋,和不进行任何干预,只穿软底鞋,在随访FHSQ、VAS分别评估足部健康度,疼痛度,并用EQ-5D评分评估生活质量时发现二者并无差别。”

  “因此,目前跟痛症的治疗方式,再次陷入到热议中。”

  “基于这个认识和体会,我给出了刘老,让他多买几双软底鞋的建议,并且不建议口服非甾体药物。”

  “我说完了。”陆成想了一圈,虽然还有些细节没有描述完全,但自己不是上课,说到这里也就够了。

  陆成说完了,刘老他们却蒙了,他们哪里懂得这些。

  但是陆成说的那些结构和理论支持,让他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