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第四百九十五章 民心所归_嫡长女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子弟,当然还有勇猛冲锋的沈则思、观测星象的沈余乐,也为西宁道百姓津津乐道。

  沈家,成为了西宁道官员和百姓仰望的所在。

  除了宣扬沈则敬、沈余宏等人的功绩之外,应南图还带着如流处做了一件事情,那就是公布谢同甫和赵钰罡的罪状!

  赵钰罡和谢同甫通敌叛国,作为西燕的奸细,利用西宁卫先锋军打开了文镇的城门,致使五万安西府兵无一人生还,这样的罪名,足够他们死十次!

  一张张勾结的密信文书,被张贴在昆州府衙之前;来往勾结的路径过程,被一一陈列在图画之中;毒杀前大将军、通敌叛国等一条条罪名,全都是有实证的、

  就算朝堂最后定罪的旨意没有下来,但是愤怒的忠勇之士,趁着昆州动乱期间,将这两个千古罪人绳之于法。

  有对比,才会有鉴别。在赵钰罡、谢同甫这两个叛国之人的对比之下,西宁道的官员和百姓,才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力战而死的萧若元、沈余宏是多么值得尊敬;也才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他们能在战争中幸存,是多得沈则敬等人的功劳。

  除了征兵、传扬、告罪之外,沈家人还做了一件最重要的事情,那就是在文镇举行公祭,为安西五万府兵祭奠!

  公祭的时日,正正就是文镇被破七日,也是五万安西英烈的头七。这个日子,是值得西宁道官员百姓记住的。

  在公祭之前,从文镇到昆州,都张起了长长的白旛;青林的残枝上,也都挂满了白花白纸;每个县衙、每个商号、每个大家族,也都挂起了白灯笼,为安西府兵祭奠。

  安西府兵,绝大部分都是来自昆州,昆州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丧事。百姓人家挂起的白幡和白灯笼,不只是因为公祭,更是因为家中有丧。

  文镇和昆州,一片缟素连桂州、南州两州,也是全城哀悼。

  到了公祭那一日,二十万西宁道士兵,全部披麻戴孝,从昆州城步行至文镇,为在哪里牺牲的英烈燃上青香,叩下响头。

  沈则敬一身素白,他骑着的碧云骢,也都挂着白幡,带领着二十万西宁兵力,在文镇跪了下来。

  一城缟素、哭声震天,二十万西宁士兵,还有近五十万披麻戴孝的西宁道百姓,这样的人数,这样的场面,只要身处其中,就可以感受到浓烈得化不开的伤悲,也可以感受到活着的幸运。

  有死之悲,有生之幸,这就是文镇公祭。

  这是昆州和西宁道的大祭奠,所领头的人,就是沈则敬,他带领着西宁道百姓同哭!与西宁道百姓一起,同悲!

  这一场公祭的意义,让西宁道的士兵和百姓,都知道了能够活着,是多么大的福分!他们之所以能活着,是因为这些人付出了自己的性命,是这些人守护着他们的家园!

  而守护力量的代表,当然就是连碧云骢都归顺的沈则敬!祥瑞所归,民心当然也所归。

  二十万士兵和五十万百姓,叩头之后,都望向了沈则敬和碧云骢,目光是前所未有的感激和崇敬。

  沈则敬及沈家的威望,

  。VIP中文_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