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第350章 声道_电影人传奇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告上法庭,称这两家公司的手机产品侵犯其专利权,要求每部手机支付元专利费,这两家公司只能乖乖交钱。

  许望秋清楚要在35毫米胶片上实现声道难度极大,杜比公司靠着多年积累,一直深入研发,也要到90年代才搞定,国内根本就没有这方面的积累,要在胶片上实现声道无疑是痴人说梦。但他知道一种不需要将声音信息记录在胶片上,而是将声音信息记录在CDROM光盘上,从而实现声道的技术,这就是DTS立体声。

  后世只要经常买碟的人,就没有不知道DTS的,因为大部分影碟的封面都会写着“DTS”三个字母。1991年,特里-比尔德开发完成DTS系统后,在一位朋友介绍之下认识了导演斯皮尔伯格。当斯皮尔伯格看过使用DTS处理的电影音效后,当即就通知环球制片,他的新片《侏罗纪公园》将使用DTS系统来制作。1993年6月11日《侏罗纪公园》正式上映,电影的视听效果震撼了世界,DTS也逐渐成长为能跟杜比立体声叫板的系统。

  DTS立体声跟杜比立体声的最大不同是采取了声画分离的技术,将声音记录在光盘上,由专用的光盘驱动器读取,另外在拷贝上录有时间同步码,用来控制光驱,使声音与画面同步。

  中国立体声技术跟美国差距极大,可以说一片空白,过去中国科研的重心在国防和军事上,应用技术的投入相对来说比较少,像立体声这种技术根本就没有搞。如果采用传统模式,将声音记录在胶片上,想抢在杜比公司前面实现声道根本不可能。

  但中国激光技术和数字技术上跟国外差距并不大,采用DTS的方式,通过光盘记录声音,抢在杜比公司前面实现声道是完全有可能的。

  就拿光盘来说,80年代中国搞出了全套光存储设备,并掌握了相应的技术。比如魔都激光技术研究所在1982年就搞出了光盘录放装置。由于种种原因,中国光存储技术没有发展起来,标准和专利最终掌握在欧美企业手中。

  用DTS的方式搞出声道并不难,真正的难点在于搞出来后,如何组织生产,以及如何推广这种设备。你技术在先进,如果不能大规模生产,如果不能大规模应用,也没有任何意义。许望秋搞声道最终重要目的是让自己的格式成为视听播放设备的主流格式之一,就像上一世的DTS那样。这样,将来做VCD和DVD,才不会被国外企业利用音频专利卡脖子。

  以国内现有的条件搞出声道的放映机后,并组织生产不难。不管是跟国内的摄影器材厂合作,还是跟自己组建生产线,都没有问题。

  真正的难点在光盘生产上,以国内的现有条件根本无法组建现代化的光盘生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