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三百六十五章 人才储备_重生从努力当学霸开始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光是这一套画具,至少价值几百块钱了。

  另外,还有一份编辑部的来信:

  “邹青同学,作为《港漫少年邹刊》创刊号上投稿的首批作者,贵作已刊登于创刊号。详情请翻目录,以及437页。

  小小礼物,是本社对于你所提供的特别赞助。《港漫少年邹刊》编辑部重视每一名创作者,希望今后还能继续收到你的投稿。另外,作为学生,业余创作短篇漫画即可,不可为了长篇连载而耽误学业。”

  邹青的父母看到编辑来信,不由感慨说道:

  “还是《港漫少年邹刊》的编辑部仗义,不仅仅给稿费多而且及时,还送礼物,另外,还鼓励青儿不能耽误学业。”

  邹青咬牙对父母郑重的表示说道:

  “学业虽然会努力,但以我的成绩,未必能有什么出息。当然,漫画也是一条可以养家糊口的技能,也不能荒废。将来说不准,指望这一途谋生。”

  邹青的父母对于漫画行业也并不陌生,连忙说道:

  “对!对!不过,漫画家应该的长篇漫画才能谋生吧?”

  短篇漫画大部分都是业余漫画家的投稿。

  短篇漫画的困境在于,每次都是单独的投稿。能有一半稿子能被杂志录用,已经算是很高的过稿率了。这就意味着,即使稿费相同的情况下,短篇漫画家因为一半的创作都成为废纸。

  短篇漫画家容易因为不断的投稿而心疲力尽,大量的时间,也浪费在不断投稿过程中,而非创作。

  长篇连载漫画只需要一开始过稿了,就可以按部就班的创作,源源不断的获得稳定的稿费,一直到正常完结,或者是人气太差,被编辑部腰斩。

  当然,即使一个连载漫画家,也只有他正在连载的作品,能保证其收益,但却未必能保证下一部作品,还是能够顺利连载。

  因为知道漫画创作的不稳定性,《港漫少年邹刊》的编辑部,并不会盲目的鼓励漫画家从事职业创作。

  只有一部分天赋很好,并且,通过长期合作,证明了其稳定性,这种漫画家,才在杂志社努力拉拢的对象。

  类似于邹青这样的投稿者,仅仅被编辑部视为观察对象。根据其今更多的短篇作品的成绩和质量,来决定是否给他提供一份长篇连载协议。

  像他这样的投稿者很多,每一名稿件被录用的投稿者,杂志社都会记录其地址和联系方式,以及对于作品和创作能力的评价。

  最终,形成了一个备用人才仓库,适当的时候,甚至会对积极投稿的短篇漫画家,约长篇连载的稿件。

  《港漫少年周刊》首期发行量突破5万本,至第二期发行量再度小幅增长到5.6万本。

  计划中十万销量,也并不是高不可攀的目标。

  后来《港漫少年周刊》的发行量可远远不止每期十万。至80年代末其发行量不仅仅仅

  请收藏:https://m.bqgo.cc

(温馨提示: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